铁刃青铜钺(商代)
在藁城市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中发掘的铁刃青铜钺,长11.1厘米,宽8.5厘米,面呈青铜色。其中部有一圆穿,内方形,铁刃断失,器身后半部的上下两面均饰乳钉文两排。它对研究中国冶金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。此铁刃系由陨铁锻打而成,即先把陨铁打成薄片,再利用包套技术嵌入青铜器身,说明我们祖先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。(市文物局供稿)
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(战国)
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,以虎为主体,猛虎双目圆睁,张开大口,叼住一只弱小的鹿,虎后肢用力蹬地,前肢下踞,前右爪紧抓鹿腿,小鹿双目僵直,头部无力弯曲在虎颈之下,一腿弯曲作最后挣扎。虎身的花纹采用错金银工艺手法,金黄银白与黑褐色青铜浑然一体,增添了这一珍品的艺术魅力。(市文物局供稿)
十五连盏铜灯(战国)
十五连盏铜灯,一件青铜瑰宝。全灯形如一株茂盛的大树,灯的圆座饰镂孔透雕三虎头六身夔龙纹,树干四周伸出7节树枝,托起15盏灯盘,每节树枝,可拆卸。树枝上有游动的夔龙,鸣叫的小鸟和一群顽皮戏耍的小猴,树下两个赤裸上身的家奴,正向树上抛食物戏追猴群,一小猴的一臂拉树,全身悬空下望抛果人,其场面生动、活泼、工艺巧夺天工。
错金银铜双翼神兽(战国)
错金银铜双翼神兽,其形象似狮非狮,雄狮样的兽头向一侧高高昂起,怒目圆睁,张口咆哮,长舌挺起,利齿交错排列,前胸宽而低沉,两肋生翼,后臀隆起,利爪外撇,平稳有力地撑住躯体,随时准备腾空而起。兽身用粗细不同的银片、银丝错出千变万化的纹饰,背上还有两只蟠曲于云中的小鸟,使威武凶猛的神兽显得生动而神秘。
银盆(西汉)
1991年在高庄汉墓的发掘中,出土银盆3件,最大口径31厘米,最小口径26厘米,银质、扁圆形体、直壁、折腹、圆平底,通体光素无华,色泽如新。其中的中、小两件银盒腹上横錾“五官”两字,为西汉时期王室用具。全国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陵墓中只出土此3件银盆。因中国古代银器制造比金器制造晚,这3件银器为考证、研究银器的铸造和锤揲抛光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。(市文物局供稿)
凤钮形盖铜鼎(汉)
凤钮形盖铜鼎。青铜质、圆腹、圜底、二腹耳、三个粗蹄足,半圆形盖上均匀布列造型相同的3只高大凤鸟作盖钮,鼎盖沿边横錾刻铭文“二十九年效见”等字,整器实重16.8千克。盖上的凤鸟造型为汉代铜鼎中仅见。
蘑菇形盖钮钟(西汉)
蘑菇形盖钮钟,高25.3厘米,均圆鼓腹、短颈、圈足、腹部饰宽纹一周。圆盖,盖上布满菱形镂空孔眼,中心铸一蘑菇状高钮。此铜钟造型匀称,各地已出土的铜钟中有盖者甚少,此蘑菇状盖钮更为罕见。
素面饼足深腹带杵药臼(汉)
铜药臼,直口,口沿外有一周宽带纹,直腹下收,饼足。高18.4厘米,重7.8千克,是已出土的汉代铜药臼中形体最大、最重的一件。铜研磨杵,圆柱形,长40厘米,直径2.6厘米,两端外侈圆顶,重2.15千克。这套药具臼杵相配,形大体重极为罕见。
绿釉陶楼(东汉)
南驰阳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楼,共五层,每层有斗拱承托出檐,筒瓦盖顶,翼角翘起,每层置有围栏、花窗,从外观看,形成一座重檐密布,气势高耸的楼阁式建筑。它不仅有重要的艺术价值,而且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难得的实物标本。
国内最大的赑屃(五代)
2000年6月22日在正定县发现一尊巨型赑屃碑座。赑屃为青石质,长8.4米,宽3.15米,高2.32米,首颈长2.5米,鼻孔直径21厘米,龟背纹饰呈六角形,驼峰凹槽宽70厘米,深41厘米,重达107吨。此赑屃为五代后晋时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纪功碑。国内现存五代碑刻甚少,此巨型赑屃属国内最大的一通。自隋代开始作为碑座一直延用至清代。书中记载:龙生九子不成龙,皆为巨型异兽,各有特长,赑屃为三子,龙首龟身,善于负重,力大无穷。
青釉凤鸟葡萄纹双系扁壶(隋)
青釉凤鸟葡萄纹双系扁壶,总高22厘米,扁壶胎胎体厚重,釉色青黄,两面均印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,凤鸟周围环以变形葡萄纹,最外缘随形饰一圈联珠纹。
青釉双系龙柄盘口壶(隋)
青釉双系龙柄盘口壶口径5厘米,高21.3厘米,壶的盘口较深稍外撇,长颈,椭圆形腹,肩部有对称双环耳,一龙形柄连接于盘口与肩之间,龙口衔盘沿做欲饮状,施釉不到底。
越窑鱼藻纹瓷盒(唐)
越窑鱼藻纹瓷盒,通高6厘米,口径11厘米。该瓷盒为磨盘形,小玉璧形底,底部有5个支钉痕,釉呈豆青色。盖面双弦纹内浅刻鱼藻水波纹,线条纤细,整个瓷盒光滑匀净。
陶塑吹奏俑(唐)
陶塑吹奏俑,高18.5厘米,该品为晚唐沙胎制品,四足底座上共捏塑5个吹奏俑和两匹马。吹奏俑或坐或站,各持排箫、羯鼓、拍鼓、笛子等。人物面目生动,和谐欢快。
青釉点褐彩贴伎乐人物执壶(唐)
青釉点褐彩贴伎乐人物执壶,口径5厘米,底径9.5厘米,高16厘米,执壶口为敞口短颈,长圆腹,假圈足,肩部有一八棱形短流,与流相对处为柄,两侧有系。釉色黄绿,釉面布满细小开片。壶上用模印贴花技法贴有3乐舞俑形象,均为卷发披肩,深目高鼻的西域人形象,反映了大唐盛世胡汉融合与交流的情况。
耀州窑刻菊花浅腹碗(宋)
耀州窑刻菊花浅腹碗,口径15.3厘米,底径3.7厘米,高4.3厘米。瓷碗釉色青绿莹润,碗内满刻菊瓣纹,刀锋犀利刚劲,是耀州窑的典型产品。
磁州窑白釉黑彩人物故事枕(金)
磁州窑白釉黑彩人物故事枕,长32厘米,宽15.5厘米,高14.4厘米。磁州窑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,中心窑场在河北邯郸的观台镇。该件瓷枕是典型的磁州窑白釉黑彩器,枕底印有“张家造”戳记。主题纹饰为“一琴一鹤”图,讲的是宋代名臣赵抃 ,清正廉洁,不贪不腐,上任时仅带一琴一鹤。
青花缠枝莲方薰盒(明)
制造于明朝隆庆年(1567年)间的青花缠枝莲方薰盒,通高11厘米,腹围44厘米。该薰盒为方形,底部外侈呈台状圈足,盒盖隆起,盖顶有钱形镂空图案作为出烟孔。通身绘有缠枝莲纹,器底双方框内青花楷书竖写两行“大明隆庆年造”款。其青花用料为回青料,成色浓艳,蓝中泛紫,口沿与足沿处泛有桔红色。